国家公园怎么建?人大代表这样建议

2022年03月09日 09:45:56 | 来源:新华网
|

“两会前,我专程驱车7个多小时来到了三江源国家公园黄河源园区。在离公路较近的地方看到了藏野驴和中华对角羚,还有狼群,与牧民养殖的牲畜同在一片草原上繁衍生息……”

  7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青海代表团分组审议现场。全国人大代表、青海省门源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孔庆菊的分享,再次唤起大家对国家公园的向往与期待。

  去年10月,我国正式设立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等第一批国家公园,标志着国家公园体制这一重大制度创新落地生根,从试点转向快速发展阶段。日前提请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

  未来该如何高质量推进国家公园建设?记者采访了部分全国人大代表。

  三江源国家公园是我国首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三江源国家公园区域内生态保护修复取得明显成效的同时,在体制机制上也开展了不少探索。”孔庆菊说。

  “与国外一些国家公园为无人区的情况不同,我国不少生态关键区域还有一些原住居民,他们的生存发展同样重要。”她说,三江源国家公园在共建共享方面进行了探索。如建立生态管护公益岗位机制,让牧民成为生态守护者、获益者;探索引入市场机制,解决野生动物致害问题,保障群众利益。

  据介绍,为了承担好维护生态安全、保护“中华水塔”的使命,三江源国家公园整合园区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管理等职责,形成以管理局为龙头、管委会为支撑、保护站为基点、辐射到村的新管理体制,有效破解“九龙治水”顽症;整合了6类15个自然保护地,调整优化国家公园范围和功能分区,让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原真性和生物多样性得到系统保护。

  记者了解到,虽然第一批国家公园已经设立,生态环境较试点前有了明显提升,但一些体制机制上的问题仍有待理顺,一些生态关键区域依然脆弱,未来高质量建设国家公园仍需努力。

  一些代表们建议,要推进国家公园法立法进程,为国家公园建设、发展、运行保驾护航,同时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理顺中央与地方、相关省份间的工作推进机制。

  “未来要强化科技攻关,研究生态演进过程,按照自然演进规律加强生态环境一体化保护修复。”孔庆菊说。

  全国人大代表、国家林草局局长关志鸥说,未来国家公园的设立将充分对接全国国土空间规划和生态保护红线评估成果,出台国家公园空间布局方案和相关发展规划,坚持成熟一个设立一个,避免一哄而上。

来源 新华网

责编 徐雪芳

热点新闻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