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迎来第64个世界气象日,今年世界气象日主题为“气候行动最前线”。如何应对气候变化?新质生产力赋能,山西有新招。
气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发展的基础条件,也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但由于人类活动和工业革命的影响,气候变化越来越成为人类共同面临的非传统安全威胁之一。与全球、全国气候变暖趋势一致,山西自1961年以来,平均气温升温速率高达0.3℃/10年,是全国增暖趋势较为明显的区域之一。在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极端高温、干旱、暴雨等极端事件和灾害多发频发重发,加强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建设,开展重点领域适应气候变化行动迫在眉睫。
山西省气象局加强气候变化统筹谋划,积极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各项工作。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不断推进气象科技能力和社管服务能力现代化,有效应对各种灾害性天气,从“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三个方面持续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之外,我省还不断强化气候变化科技支撑,让新质生产力赋能气象工作,应对气候变化有新招。
比如,发展风能太阳能气象预报技术,形成本地化客观算法,风功率预报准确率达到85%以上。临汾等3个温室气体监测站通过全国首批高精度温室气体观测站业务准入。同时,充分发挥中国气象局温室气体及碳中和监测评估中心山西分中心、五台山云物理野外科学试验基地、院士工作站等创新平台作用,开展温室气体监测评估。
此外,开发利用空中云水资源。去年开展飞机人工增雨(雪)作业144架次,地面人工增雨(雪)作业1842次、防雹作业342次,防雹保护面积超2万平方公里,防雹减免经济损失1.9亿元,有力服务全省“保丰、增绿、减灾”。
责编 王一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