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预付费消费模式越来越流行。
从理发店、美容院、餐馆到家政服务、线上网课……充值办卡,按次扣费,这种消费模式已经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但随之而来的“坑”也越来越多。
从健身房到理发店,再到教培机构商家“跑路”已不是新鲜事了,更有甚者,换壳重开,再接着坑人。
难道消费者就真的只能自认倒霉了吗?没有办法管管这些圈钱跑路的人吗?
在预付费消费模式不断扩张的时候,消费者的权益应该怎么保障?
跑了就跑了?
这些狡猾的健身房老板之所以嚣张,是因为有漏洞可钻。
“现在,《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办法(试行)》的适用范围,主要限于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但当下,美容美发、健身、居民服务业等最为普遍的预付费场景,无法适用该《办法》,更缺乏明确的监管规定。”在接受央视网记者采访时,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副教授刘志伟分析这些乱象背后的原因时说。
而且,现实中,这些预付费的行业,涉及面广,人员众多,很难有与之匹配的执法力量参与监管。
“就算是市场监管部门、商务部门有权监管,也缺乏(与之相匹配)的监管能力。”刘志伟说。
真就没法管管了?
“最重要的是要强化‘预付消费’的监管。”刘志伟表示。
首先,不能是谁都可以发行预付费的卡片,发行的人要靠谱。
现在在一些行业里,比如零售业、住宿业和餐饮业,已经采取了预付卡发行备案的方式,但“备案”却并不能完全预防风险的发生。
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基本都是依靠商家“主动备案”,对那些没有备案的商家,也很难执法和查处。
“‘备案’的效果目前来看很有限,但也不一定要采取更严格的‘核准’制度。起码配套的制度、规则仍然需要强化。”刘志伟说。
管“人”还只是第一步。此外,还要管好“钱”,不让消费者的资金不明不白地流失。其中,加强“预付消费资金”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商务部曾发布相关办法,要求企业发行预付卡时应到相关部门备案,并存管一定额度的资金。各地也纷纷出台细则,加强对预付费资金的监管。
例如,北京市规定对预收资金余额达50万元规模的经营者实行强制备案;上海市建设了统一的单用途预付卡协同监管服务平台。
投诉机制的建立也很重要。
目前,消费者维权的投诉机制并不健全,因为涉及部门多、行业多,管理系统庞杂交织,“踢皮球”的情况常有发生。
“我们需要一个能够让消费者快速反映问题的专门机构,来处理这些投诉。”北京朗诚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曹泽鹏表示。
最后,一旦“跑路”,也要让违法者付出代价。
“社会信用体系,应进一步完善惩戒机制,让‘跑路者’无法‘换壳经营’,没有任何机会再次进入行业,更应当‘限制其高消费’,‘一处失信,处处受限’,发布‘黑名单’,充分发挥社会信用惩戒的作用。”刘志伟说。
由于个人信用体系不完善,即使法院作出了有利于消费者的判决,被执行人常常也会故意拖延时间、隐藏财产,甚至恶意转移财产,从而规避执行。
所以,现在能追回欠款的案例,少之又少。
擦亮眼睛,捂紧钱包
在眼下预付消费相关制度的建立仍在摸索阶段,消费者就更应当加强自我保护。
“在购买预付费产品或者服务之前,一定要仔细阅读合同条款,确保明确了解其中的所有细节,特别是退款政策、有效期、使用限制等。”曹泽鹏说。
同时,尽量选择信誉良好的商家,通过查看消费评价、参考他人经验、对比不同的服务模式来判断。
值得警惕的是,一些看似过于美好或者过分优惠的宣传,背后很可能隐藏着商家通过“刷单”制造的假象。
“因此在消费时要保持理性,不要轻易被商家的促销手段诱导。”曹泽鹏说。“一旦发现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比如出现服务缩水、商家跑路等情况,一定要尽快采取行动,保存好相关证据,如合同、收据、聊天记录等,及时向消费者权益保护机构投诉,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当然,与其事后追悔,不如事前小心。还是要擦亮眼睛,捂紧钱包。
责编 王一凡